5月18日,我院2024级人工智能3班举办“心灵成长”读书分享会,本次会议会由韦方明分享《拥抱受伤的自己:治愈心理创伤之旅》一书。
书中提到,创伤经历包含实际创伤事件、自我保护措施以及成长中缺失的部分。像经历车祸后不断更换寄养家庭的莱西,成年后出现情感麻木和社交退缩,创伤的影响可见一斑。但幸运的是,大脑的可塑性让治愈创伤成为可能。
作者将创伤治疗分为五个阶段:准备、解离、识别、整合和巩固。准备阶段就像搭建稳固的大本营,我们要整合内在和外部资源,与治疗师建立信任。解离阶段则是拆除心理防御,放下过度的防备。识别阶段,我们要把创伤碎片用语言表达出来,看清背后的故事。整合阶段是接纳创伤,与过去握手言和,重建心理过程,虽然艰难,但却是关键的自我重塑。巩固阶段让我们在治愈后休养生息,重新接触世界。

分享会现场
韦方明表示,这本书让她明白,创伤并不可怕,只要勇敢面对,按照科学的方法去疗愈,就一定能走出阴霾。(初审:韦晓萍 复审:潘彦燕 终审:刘志雄)